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章 海福不愿回上海(第1页)

张水根来村里开过会后,徐才根带领大队干部抓紧落实,张水根在会上提出的一系列方案。

生产队给每户人家,划分了一小块自留地,赶种瓜果蔬菜。

浮肿病人也得到了照顾,病愈之前工分照记,生产队捕来的鱼虾,优先分给病人吃。

就这么一来,人们的精神面貌全变了。

人们都心存感激,虽然仍饿着肚子,但是在困厄中看到了希望。

要说种田人啊,他们就是这么纯朴,他们是最懂得感恩的。

大家都由衷感激张水根,说他是青天大老爷,同时又感激柳氏,说当年她冒死救张水根之举,今天为全村老少造福了。

黄家在屋后的桑树地旁,分得了三分自留地。

黄纪元心里直乐,亲自去翻过地后,回家捧出一只坛子,里面有他收集的各样种子,都用黄草纸层层叠叠包着。

他挑选了种子后,亲自去地里下种,海福也跟了去。

黄纪元心里很激动,亲自下完种后,蹲在地上美滋滋地叼起烟斗,然后往地上抓一把土,在手心里轻轻捏着,用鼻子嗅了又嗅。

他好一会才站起身来,解开裤裆往地里撒了一泡尿,还对跟到地头来的海福说:“倷也撒泡尿[口圼]。”

自留地就是自家的地,种田人在田头的时候,尿憋得再急,也要跑到自家的地里撒尿,这是老话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海福穿着开裆裤,也往自留地里浇了泡尿。

来黄家串门的人又多了,白天晚上都有。

这天又有人进门来,他们对柳氏说:“婶婶啊,全靠倷当年救张水根,现在大家托倷福啘。”

柳氏回答道:“哪哈是我功劳?归根结底要谢张水根,要谢徐才根,俚笃真正是为伲种田人出头。”

柳氏不喜欢张扬,从来不在人前提起,张水根与自己家的关系。

当年张水根送给她的那件军大衣,从来不见黄家人穿在身上,在村子里显眼。

柳氏把那件大衣放在宝生的床上,让他大冷天当被子盖。

宝生去了部队以后,这件大衣又放在了海祥和海林的床上。

几个人恭维过柳氏,然后问黄纪元说:“纪元伯伯:自留地阿好种几年?阿会再收转去?”

这些年政策多变,每家分到了自留地后,又担心种不长久。

黄纪元也说不准,他低头吸着烟斗,想了好一会才说:“大家放心么哉,张水根是县太爷,县太爷说话哪哈好反悔?”

众人听了都点头。

说过了自留地的事后,大家又七嘴八舌,提起了眼前的食堂,有人问黄纪元说:“食堂到底会不会解散?”

黄纪元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希望尽快恢复种田人的平静生活,但是食堂到底会不会关?这件事连张水根也拍不了板,自己又如何能断言?他把烟斗在鞋底板上磕得啪啪响,闷声闷气地回答了一句:“大家熬吧,总有一日会熬出头。”

金生经历了那件事后,人变得更沉闷了,除了每天出工,大多时间都呆在家里,手里捧着那只擦得锃亮的,祖上传下来的白铜水烟筒,坐在堂屋里闷头吸水烟。

偶尔有苍蝇在他面前飞舞,他疾手一招,便把苍蝇攥进手心里,再使劲朝地上一摔,不等落地的苍蝇飞起,一脚猛踩下去,那苍蝇顷刻间尸骨全销。

他的全套动作都在眨眼间完成,而且是百发百种。

海福对伯父的这套本领惊羡不已,也想学他的本事,可惜没有一次成功。

黄棣村平静了一段日子,但是在众人的心里,最大的心结还未解开,那就是食堂什么时候关?张水根说会给大家一个答复,可是至今没有音信。

这几天里,徐才根常去公社里开会,有人猜测是不是答复下来了?也有人担心,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花样?许多人去问徐才根,事情到底怎么样了?可是他守口如瓶,只字不吐。

村官其实不好当,尤其是一心为村民的村官,更加不好当。

大家不知道徐才根的苦衷,这几天他去公社开会,正是讨论有关公共食堂的问题。

眼下对这问题的态度,在县里和公社的干部中形成了两派意见,主张继续办下去的占大多数。

徐才根是少数派代表,他在会上力陈办食堂的弊病,坦言继续办下去,社员的健康堪忧,生产队的劳动堪忧。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