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0章 想念哥哥(第1页)

海荣的下乡劳动结束了。

他回家后的第二天,银生把自己心中的疑惑对他说了,要他设法去打听,海光那几个好同学的去向,尤其是刘婵娟的去向。

海荣没几天就打听到那几个同学的去向,果不其然,那个刘婵娟女同学也是赴黑龙江插队落卢,而且与海光是同一个县。

银生听了心里一惊,问海光有没有搞错?海荣回答说:“不会错的,刘婵娟有个弟弟叫刘志光,是我同一个学校的,我通过刘志光身边的要好同学问来的。”

银生弄清楚这件事后,心里顿时冒火,立刻要给海光写信,问他一个明白。

林瑛一把抓住他,流着眼泪哀求说:“既然木已成舟,你写信也没有用。

孩子已经这般可怜,难道还想扇他巴掌不成?不如等他春节回家,当面同他好好谈,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银生细想也有道理,于是放弃了写信去责备他的念头。

然而不免心头郁闷,在床上长吁短叹,一夜难以入眠。

海福这几日又遇到伤心事,他班里的要好同学郑礼智,过几日就要离开学校去安徽了。

郑礼智与海福一样,在家排行老三,巧的是他大哥也是69届毕业生,二哥与海荣同年,有个妹妹与海霞同岁。

郑礼智的父亲在时,偷偷去郊区农民家里收购黄豆,然后在市区黑市上高价出售,后来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二年徒刑。

郑礼智的家也是动员对象,他父亲没有固定职业,母亲在废品回收站干活,家里经济条件十分窘迫。

里弄干部上门动员几次后,他父母一咬牙同意了。

他们心中想的是,全家在上海的日子也不好过,大儿子眼下要去插队落户,几个孩子兴许将来都要插队落户,索性一走了之,一家人图个团圆。

另外还能得到几百元安家补助费,而且到了安徽农村后,政府还安排房子。

海福心里难过,郑礼智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他妹妹还是个三年级学生。

他前几日给郑礼智送去一支圆珠笔,作为分手纪念。

郑礼智也答谢他,把家里生炉子存下来的一些旧书,挑选几本送给他。

这天傍晚,两个戴红袖章的里弄干部上黄家来。

来人交给银生一束一指宽的白纸条,说这是街道布置的,沿街的窗户都要在玻璃上贴米字格,过几日领导要来检查,另外还交给银生一副做砖坯的模具,说因为人防工事的需要,每户要向街道交五十块砖坯,半个月内一定要交齐。

银生这几年习惯在戴红袖章的人面前唯唯诺诺,他忙不迭地点头,连声说照办,随后恭恭敬敬地把来人送出门外。

吃了晚饭后,银生让林瑛打糨糊,父子三人把所有的窗玻璃都粘上了米字格。

海霞觉得奇怪,问海福说:“这是为什么呀?”

海福说:“为了飞机在天上扔炸弹时,不发现下面的灯光。”

海荣嘀咕说:“有什么用呢?现在都有原子弹和导弹了。”

银生连忙瞪眼说:“你们瞎说什么?小孩子不要管这些事。”

周老师这时进门来,她问林瑛说:“里弄干部来你们家里了吗?”

林瑛指着窗子说:“来过了,要我们把窗子弄成这样子,还要我们交五十块砖坯。”

周老师愁眉苦脸说:“我们老头、老太的,从来没有见过砖坯,这叫如何是好?”

银生这时说:“周老师不要急,反正我们要做的,到时帮你一起做。”

周老师松了口气,银生说道:“现在到处在挖防空洞,建造地下长城,砖头来不及调拨。

许多街道都砌了砖窑,自己在动手烧砖。”

周老师说道:“我们学校的小操场上,前几日也砌了个砖窑,整日烟雾蒙蒙的,办公室窗子也不敢开。”

周老师告辞后,林瑛问银生说:“你做得了砖坯吗?”

银生回答说:“小时候我见过做土墼。”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