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4章 重逢(第1页)

这理由过于强悍,连阿大人都无法反驳。

只能抱着自己的小被子,一步三回头地出了正院,往书房而去。

边走,还边能听到胖儿子的欢呼声。

略憋屈。

但无处说理去,尤其太皇太后新丧,皇上悲伤欲绝。

每日往太皇太后丧次举哀,近月未临乾清门听政。

再度驾临乾清门,满朝文武都噤若寒蝉。

生怕有丝毫不妥,倒霉催地戳到了皇上的肺管子上。

每每上朝,比上坟的心情还要沉重些许。

毕竟再怎么着祖宗也不会从坟里跳出来骂人,皇上急了,能送他们去见祖宗。

京城内外,一片愁云惨雾。

皇上每每深追太皇太后抚养教育之德,言说自己八岁丧父,十岁丧母。

日久年深之下,对父母音容其实早已模糊。

惟记得太皇太后这么些年谆谆教诲,慈爱疼宠与二十余载无私支持。

遂欲为其守孝三年,不忍以月待日。

可他才举哀那么几日,就悲伤到昏迷吐血。

朝野之间谁敢放任他,让他再怎么继续苛待自己呢?

于是日日苦求,日日劝。

最后还是国子监生五百余人跪求,请皇上节哀顺礼。

这才勉强让皇上也在持服二十七日后释服。

太皇太后生前曾言太宗梓宫奉安已久,卑不动尊,不便合葬。

若另起茔墓,又恐劳费颇多。

而且她心恋今上与先帝父子,不忍远去。

所以,康熙便命人在孝陵南建了飨殿,奉安梓宫。

待太皇太后发引后,便暂放于内,称之为早安奉殿,设官祭祀如孝陵。

康熙但有闲暇,便亲往祭拜。

每每痛哭不已,连给皇太后请安路过慈宁门都忍不住伤怀。

从此以往,便有臣子谏言重修宁寿宫。

方便更好奉养太后的同时,也改变其门朝向使之不用再路过慈宁宫,图惹伤怀。

康熙准奏,而后奉太后往畅春园小住。

彼时,已经是康熙二十七年六月,太皇太后薨逝百日有余。

圣驾离宫,淑宁赶紧往永和宫递了帖子。

次日便带着胖儿子跟好大两包袱衣服、吃食等进了宫。

“臣妇见过德妃娘娘,给德妃娘娘请安。”

她身边,一身宝蓝色提花缎小袍子的虎威也像模像样地打了个个千儿:“娘娘,安~”

那憨态可掬的小模样,可把德妃娘娘给欢喜坏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