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6章 呓语双更(第1页)

和顾钦辞的忧心不同,金陵近日并未下雨。

只是宁扶疏腿脚虽康健无恙,脑仁子却有些许作痛。

时值季末,各地州向上呈报秋季粮食收成与收缴赋税事务,此乃惯例。

奏折在紫檀木书案上摆了一摞又一摞,堆积如小山高。

宁扶疏自清晨早起便浸在书房内,直至这晌月明星稀,也不过只批了半数。

烛光曳然轻晃,她抬手按揉发胀额穴,良久仍未有缓解,摇头长叹出一口浊气。

而今越发深刻感叹,世人皆道朝歌长公主权势滔天,可谁又能知,煊赫长公主不是好当的。

明日翌早便有大朝会,她需以州郡上报的事务为准,与众臣共同议讨下个季度各地工农商业发展占比及税收调整。

是以,这些奏本不论如何都得在入宫上朝前看完。

可一双眼睛已然被跃动火光灼得干涩生疼,宁扶疏无法,命人传唤骆思衡。

说起来,他是长公主后院诸多面首中,和顾钦辞最相似的。

也唯有他们二人,在滚滚长江流淌千百年后,姓名永远地留在了斑驳青史上。

骆思衡,大楚享国四百余年内,唯一夺得“三元及第”

的才子。

也是楚朝有史至今最年轻的状元郎,昔日打马游街万人空巷,最辉煌在十八岁,最失意也在十八岁。

琼林宴上被人揭发科举舞弊,皇帝震怒,下令施以黥刑,发配烟瘴之地充军。

骆思衡自认清清白白,没做过就是没做过。

他在狱中呐喊朝廷昏庸,权贵昏聩,造势鼓舞其他被陷害的举子站起来反抗。

朝廷不敢明目张胆杀这些文人灭口,生怕伤了寒门士子的心,却又没办法堵住这群执拗文人的嘴。

眼见发配充军之日将至,照这个形势下去,骆思衡必定领着众人边往南走边唾骂朝堂百官及天家君上。

小皇帝被他们闹得焦头烂额。

临门一脚之际,朝歌长公主向宁常雁求了个恩典,言道说骆思衡那清隽秀气的容貌甚合她心意,若刺上黥字,实乃暴殄天物。

总归是个发配烟瘴之地的罪人,什么时候死在半途都是说不准的事儿,不如送给她当面首。

最有主见的领头羊没了,剩下的人便闹不出风浪。

如此,解了宁常雁的燃眉之急。

只奈何,将军有傲骨,孺子有文心。

骆思衡的骨头不比顾钦辞软,宁愿死,宁愿白骨残骸都埋在烟瘴之地,也坚决不肯认罪,不肯含恨蒙冤任案子不了了之。

他原先怨君王不查,听信谗言,被猪油蒙了心。

而后憎长公主帮亲不帮理,为私欲搅弄案情,比皇帝更可恶。

骆思衡虚情假意答应陪同长公主前往玄清观,接过宋谪业手里毒药的瞬间,毫不犹豫投入茶水,甚至一不做二不休把包装药粉的草纸吞进肚皮里。

他清名被毁,生无可恋不想活了,死也要拉上长公主垫背。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