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113 章(第1页)

西北万里黄沙,无论是来往商贩还是朝廷来往的将士,都是走成熟的官道。

否则万一遇到风沙,就容易埋骨沙漠。

但是西海国人本就了解沙漠地形气候,大股行军的时候只要带足粮草清水,有经验丰富的向导随行,绕过官道趟出一条路来,也并非不可能。

对于常居中土的朝廷军来说,想要绕开官道绝非易事。

但是黛玉和司徒卓都在后世部队历练过,关于西北地形、河流、气候了然于胸,比之古代的堪舆图详细得多。

当然,沧海桑田,后世的地图上,很多西北地区原本的河流、湖泊、绿洲后来因为生态恶化消失了,现在相当于明朝前期,西北的生态环境好很多,更容易找出一条路来。

黛玉和司徒卓对比着堪舆图,回忆后世关于古地理的考据,很快确定几条西海国军有可能走的绕道路线,分别派人前去探路。

命令探子说若确然找到这样的通道,也不必深入查探,立刻回禀即可。

西海国出其不意的突袭大败而归,马老爷等人又被司徒卓顺手收拾了,这次新招的兵士不少是当地人,熟悉西北地貌气候,又都对司徒卓感恩戴德,自告奋勇要去探路。

司徒卓给每队探路的小分队都配备了向导、当地新兵和训练有素的兵士,才命他们带足干粮清水出发。

在分别派出先锋前去探路的时候,

大军缓缓慢行。

因没十分紧要的事,行军途中尚有许多空闲时间,黛玉和司徒卓根据自己的记忆,把西北边陲的人文地理、风俗气候,但凡能想起来的,全都回忆了一遍,默出来整理成册。

黛玉对司徒卓说:“日后西海沿子就是王爷的封地了,这里原本有许多水草丰美的绿洲,因为古人砍伐树林和截流河道,后来慢慢被黄沙吞噬。

以至于后来国家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退耕还草,植树造林恢复生态。

后世有机械耕种,滴水灌溉,许多地方通了公路运输方便,兴修水利有大型机械和先进建筑材料,十分方便;在生态用水的分配上,更可以通过电脑精确控制。

在如此多有利条件的情况下,生态恢复尚且缓慢。

我们日后治理西域的时候,不如先把保护生态考虑到里头。

就算这个世界是书中世界,黎明百姓也是活生生的人。

只要留下一套治理生态的法子,自能造福后代。”

司徒卓听了,眼睛一亮,复又归于黯淡:“玉儿,这件事我也曾想过。

但我是一个军人,军人战时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平时也该哪里需要哪里去。

如果不能穿越回现代社会,我是愿意一辈子留在西海沿子治理地方的。

但是你不一样,与我千里行军,已经委屈你了。

这仗打完之后,你不该过如此清苦的生活。

现在的西北与后世不同,条件到底艰苦。”

黛玉笑道:

“我不也是军人么?”

司徒卓摇摇头:“不,军人是林生,不是林黛玉。

玉儿,你不该那么辛苦。”

黛玉知道司徒卓的意思,却神色坚定的摇了摇头:“王爷,我更喜欢做军人。”

司徒卓只觉得心中一震,没有再说什么。

三日之后,前去探路的探子回来,其中有三路回禀说再往下走下去是深入大漠,不可冒险。

其中两路回禀说确然有可能找到新的路线。

听完详细军情,打发了探路的人,司徒卓和黛玉对视一眼。

华国的陆军堪称天下第一,其中的运动穿插战术更是独步天下。

朝廷军万里驰援北疆,旅途劳顿,且西海国军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越是这样,西海国人越容易疏于防范。

再说,大冬日里,万里黄沙,谁会想道朝廷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能迂回包抄到西海国后方?

西海国之所以敢向朝廷军宣战,除了朝廷许多商品改走海贸之后,西海国断了生计不得已而为之之外,还因西海国东面与大灵朝接壤,西面又是高山荒漠,要走许久的路程才到波斯,后方并没有什么威胁,可以专注和朝廷接壤的这一条防线。

如此背景之下,只要绕过西海国防守重镇,两路包抄轻骑兵可以直入西海国境,必是势如破竹。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