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9章(第1页)

这些日记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曾经,同漠河接壤的那个国家,还叫做苏联。

那时候,中国和苏联还保持着甜蜜友好的关系,抗美援朝时期,苏联以半价向中国提供武器,之后,亦派来一些苏联专家来中国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

后来选择道路不同,亦分道扬镳。

苏联撕毁签订的契约,不再提供援助,撤回所有在华专家。

而在那之后的五年,中国努力提前还清所有苏联的外债。

两国人民也再无往来。

杨嘉北承认自己心思不够细腻,不过宋茉有感兴趣的事情是好的,他能察觉到她情绪的麻木和迟钝,钝到那些放空时候的眼神都能变成割肉的利刃。

宋茉转身,问杨嘉北:“你去过太阳岛吗?”

“嗯,”

杨嘉北说,“不过不太好玩,和其他地方的公园景区没什么区别。”

宋茉说:“日记里写,那里有很多很多的白桦林。”

杨嘉北说:“那是以前,后来砍了不少树——你饿不饿?想吃点啥?”

宋茉摇头,她还不饿,就是有点渴。

还没张口,杨嘉北拧开了一瓶矿泉水,递给她。

宋茉慢慢地喝:“我看到日记里写,那边有大片白桦林,有很多鸟,还有松花江水……”

“都是以前,”

杨嘉北坐下,他望着宋茉背影,“后来变了。”

不用问原因,宋茉知道为什么后来变了。

她不知太阳岛的白桦林面积锐减,但她听爷爷提到过松花江的日日消瘦,枯水期越来越长,就算是雨季,松花江也可能会裸露沙洲。

这可是曾经人人都喝过的松花江。

就像大兴安岭的雪越来越薄。

就像曾经被大肆砍伐的山林。

就像源源不断,从东北运走的石油、黑土、钢铁。

以前的东北供应着几乎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钢铁,五分之二的石油。

最先发展重工业的也是东北,又还将自己一些汽车产业和钢铁产业拆分、输送给南方,帮助它们建起自己的工厂。

比如东风汽车,比如攀枝花钢铁基地。

石油、煤炭、木材、粮食、机械……都调配、低价输送到其他地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将航空系送给清华,将火箭导弹送给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发展总要有一定代价,森林,水源,空气。

黑土地从不言语,它任人索取,哺育幼弟,伤口疮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它从不言语。

共和长子,总要多负担一些责任,来照顾下面同样孱弱的弟弟妹妹们。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