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4戚不病(第1页)

公学府鹤院,按现代的说法,有五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

五个年级以‘天、干、地、支、平’这五个字轮流命名。

每年的2月初是新生入学的时候。

今年是平成15年,一年级生刚好轮到‘天’字。

陶九九是‘天’字班的插班生,现在是12月初,马上要过年,其它天字号的学生,都已经上了9个月学了。

再过一个多月,‘干’字班的新生就要入学府。

天字班授业的是个颤颤巍巍的老妇人,看着有八十多岁了,鹤发鸡皮,背也伸不直,坐在讲道台上,声音还算是洪亮。

陶九九进来时,班上四十多人,全呆在那里。

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反应。

谁也没想到,自己的同窗会有只猫。

这个先生只抬眉看了她一眼,就指了指台下,谁也不愿意坐的那个位置说:“我姓文。

入座吧。”

这位置就在讲道台下头,两人几乎是面对面。

正是因为太近,其他人才都不愿意坐的。

陶九九应声,不理所有人的目光,走过去坐下,把自己纸、笔、墨、砚都有条不紊地摆出来。

所有人都入座后,便有学府里的侍人抬了饭菜来,逐一发放到每个学生面前的矮案上。

每人两个包子,一碗稀粥,一碟酱菜。

文先生也和大家吃的一样。

陶九九左右看看,她左手边坐的那个,似乎家境不错,穿的衣服和身上用的首饰挂件,一看就很值钱,应该是走读生,但也没有自己带饭菜,一脸痛苦地吃发下来的那些东西。

见到她看自己,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小声骂:“妖怪。”

陶九九对他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然后边吃着东西,边扭头看向别人。

大致了解了解,自己班上都有些什么人。

其实粗看下来,全班她没见过的,只有二十多个家境相对好的走读生而已。

走读生中,有那么个,看上去是挺有钱,其它一些倒是平平常常,大约是那种小康之家吧——虽然家里不太富裕,但不想让孩子吃苦。

看到最角落的人时,陶九九愣了一下。

她这边才耽误了这么一会儿功夫,文先生就吃完放下筷子了。

外头等着的侍人也不管其他人吃没吃完,上来就将吃的东西全都撤了下去。

陶九九想着抢着再吃口包子,都被侍人毫不留情地夺走丢进筐里。

等侍人退走,文先生便开始讲学。

“从2月到昨天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颂字中,横‘一’的一千一百种变体,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竖‘1’。”

文先生讲话中气不足,但声音却十分清晰:“颂字,共有四种笔画,横,竖,撇,捺。

每种笔画各有一千余种变体,每个变体至少有一种发音,至多有12种发音,一个笔画该读作什么音,需要结合它在整个颂法中的地位。

它前后的笔画对它本身会有极大的影响。”

她说着突然指向最角落的那个学生,提问:“你来说一下,为什么明明很简单的四种笔画,在颂字中却有这么多的变体。”

陶九九回头看去。

少年坐在窗边,身如松柏,眉目英气十足,闻声施施然站起来,声音清朗:“一是因为修士们不欲让自己施用的颂法太轻易被人看出起始之处,免被破除。

二是因为一个颂字需要足够的笔画才能表其意。

所以难免笔画相互纠缠生异变。”

文先生很满意:“今天,我们来学习‘竖’的最常见的变体。”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