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1 第三十一章 (第1页)

水镜:

【七月十一日,猫儿庄战役惨败。

消息传回京城,朱祁镇公开表态要去亲征。

众臣纷纷上书劝诫,为什么不能亲征的理由,在谏文里写得很明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作战常识。

此次战事忽起,给大明准备的时间太匆忙了。

以吏部尚王直牵头,兵部尚书邝埜、兵部侍郎于谦等联合上书。

希望皇帝在后方京城掌控全局,确保补给顺利抵达前线。

另外,必须考虑到御驾亲征存在让皇帝陷入危险的可能性。

当时,朱祁镇只有两个儿子,朱见深不满两岁、朱见潾刚过一周岁。

一旦皇帝身死,谁来继位?

想要效仿祖辈亲征,先睁大眼睛看清楚以往的情况。

朱棣外面征战四方,是从小在沙场上打出来的本事,更有朱高炽在南京压阵。

朱瞻基刚刚继位去平定朱高煦谋反,他有十年的征战经验。

朱祁镇两个必备项一个不沾,你去前线送了人头,谁来当新君?

当然了,谏文不会如此直白,而说是以宗庙社稷为重。

对此,朱祁镇不以为意。

他没想过自己会输,没有留下立太子的口谕,只命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城。

七月十四日,正式下达军队动员令,定了出征的名单,着手准备作战所需物资。

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带队,召集了二十余万人的兵马就从京城出发了。

咕咕我在读这段历史时大为震惊,一度以为看错数字。

哪怕我的军事知识储备贫瘠到趋近于零,但只要尚有一点点数学能力,用脚趾也推测以明朝当时的统筹能力无法用“两天”

完成“二十多万人”

的完美军事征调。

由此反观朝臣的劝诫,说得非常有道理。

不是瞧不起英宗,而是真需要皇帝把控军需补给。

皇帝留下可以分批召集兵马,对其进行充分军事动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反攻。

朱祁镇无视这点,带着准备不充分的队伍出发了。

还让一大批官员同行,比如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壄、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等等。

从职位能看出来,这批人就是明朝高层官员,文臣武将都含括其中。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