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3章 知识青年(第2页)

占机告诉小晶:“马上准备转点,去我们的双河知青点。”

这是来的路上,占机已想好的对策。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是在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的号召后在全国大规模展开。

前后12年间1600多万人,占城市人口十分之一的一代青年,放弃了理想,丢失了文化到农村插队落户,为自己简单的生存挣扎着,凭空浪费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下乡后的第一课就是知青们会不会吸烟的兜里也得揣着一盒烟,见到大、小队干部得点头哈腰地上烟。

后来总结过:“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知青和家长不满意是肯定的了,谁愿意不上学没工作在农村受苦。

不过农民的不满意只说对了一半。

农民不满意的是大批知青下乡不止同分了劳动成果增加了负担,还把农村的一些俏活岗位都占领了。

什么会计、生产队长、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保管员、放映员、广播员、公安助理、赤脚医生、拖拉机手等等几乎清一色的知青。

农民和知青的关系远非融洽,什么再教育根本无从谈起的。

但农民还有满意的一点,就是因为城乡劳动力控制失衡了,城里企事业单位急需的用工只好从农村调剂,农村劳动力大批进城!

造成了让人啼笑皆非难以理解的城乡倒流现象。

当时为了让学生“满怀热血”

地投入这场运动中,政府在舆论上做足了工作,又是写血书,又是火线入团入党,全城敲锣打鼓欢送,全村张灯结彩欢迎。

虽然很多青年被热血沸腾地调动起来了,但更多的城市青年还是被街道、居民委家家做工作强制迁往农村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不过当时还有个政策,就是农村有直系亲属的,政府支持可以去亲属当地的青年点安家落户,还拨给路费。

占机研究了一路国家政策,最后决定钻这个空子,让小晶转点回双河的“爷爷奶奶叔叔大爷”

家,脱离苦海。

但这个流氓书记能放小晶走吗?没有得手的猎物岂能这样白白放过。

占机考虑半天让风雷写封匿名信,风雷叫声好说:“我正想骂他一顿呢。”

然后挥笔一气写成:“尊敬的程书记,你知道我们有多恶心你吗,你这只披着人皮的狼!

你身为共产党干部,却为共产党丢尽了脸,你是中国人的败类!

摸摸你的良心,你还好意思活下去吗!

你还好意思面对你的老婆和两个女儿吗!

我们这些受你害者,已经忍无可忍,要去县革委会、市革委会和省革委会告你。

临告发之前,先给你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限你两日内,把公社机关所有的女知青放回原大队,并不许干涉她们以后的事情。

公社的文艺宣传队,不许你再走进女队员的宿舍!

如果你有半点违抗,一百封举报信,后天上午发出!

如果你胆敢违抗,不只是你的乌纱帽保不住,我们还要搅你个天翻地覆,让你今生来世都不会忘记做流氓书记的惨痛教训!”

占机看了风雷一气呵成的信,感觉还不够劲,又在下面注上一行:“第三天,我会把你的作案工具割了!

你信不信!”

两人的笔迹分明看得出来风雷的字流露出女孩儿的俊秀,而下面粗壮的大字则力透着男人咬牙切齿的强硬。

:()机枪班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