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23章 六郎妙计安天下(第2页)

朱棣颔首道:“这样确实会让蒙古各部跟大明合作时心存顾忌,但同样会让他们对王廷心怀恨意。

当他们获准互市,却被王廷阻拦,无法进入榷场后,很多部落都会一不做二不休……老子不当北元人了,爷弃暗投明了!”

这对被大明禁运了十几年的蒙古人来说,不亚于久旱甘霖。

要知道普通牧民已经窘迫到了没有铁锅烧水做饭,只能用兽皮锅将就的地步。

而对那些贵族头领来说,他们做梦都想重温,年轻时享受到的丝绸陶瓷、金银玉器。

可想而知开边互市对蒙古各部上上下下,有多大的杀伤力。

“事情还得从你大婚后讲起。”

“这么远的吗?”

朱桢一阵大头,心说麻痹怎么又有我的事儿?

“嗯。”

朱桢点点头,便听朱棣讲述道:

“不远,也就才两年半而已。”

朱棣笑笑道:“你给岳父出的那个主意,可谓收效奇佳。”

正是靠着这种暴利的垄断贸易,以王公贵族、武士奴仆为主的北元王廷,才能在漠北苦寒之地维持住起码的体面,过着远比普通蒙古人优渥的生活。

“你可别小瞧北元王廷,那是黄金家族的嫡系传承,曾经入主中原的元朝皇室,蒙古各部的共主。”

朱棣正色道:

而且这一招还正中北元王廷的要害。

“你这法子看似平平无奇,却是无解的阳谋。”

朱棣赞不绝口道:“北元王廷置之不理吧,他们自己的财路就断了,早晚树倒猢狲散。

所以他们只能不遗余力的阻挠互市,打压甚至迫害那些获准进入榷场的部落。”

朱桢的开边互市,可谓挖断了北元王廷的命根子。

当蒙古各部可以用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买到质量更好的大明货时,谁还会去受王廷的剥削?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根基动摇,上层建筑也就变成危房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