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世民 此等佳妇是我李家之幸也(第1页)

李世民也想不通,他即位之初,突厥的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余万突厥兵卒挥师南下,打到渭水之畔,长安城下。

二十万突厥兵卒与几万唐军对峙于渭水两岸,他被迫签订渭水之盟。

他本来就因玄武门之变而得国不正,结果刚登基又和突厥签订渭水之盟,这极大的影响了他的威望,这件事也被他视为一生的耻辱。

大唐与突厥,不死不休。

可李承乾身为大唐太子,竟喜爱突厥服饰、扮作突厥可汗……

渭水之盟李承乾也是经历过的呀,这是他一生的耻辱,身为他的儿子,李承乾怎能如此荒唐!

李世民喘着粗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他转头看向早已跪作一团的太子,神色难辨。

“陛下,既然如此,那便立雉奴为太子罢。

雉奴能带领大唐走向鼎盛,终归是位有为之君。”

李世民听着长孙皇后的话,思虑几息,才怅然道:“观音婢,或许,也只能如此。

经此一事,他们兄弟三人只会互相提防对方,全无兄弟之情。

只怕手足相残也只是时间问题,朕,实在不能接受自己的儿子互相残杀。”

他遥望天际,无奈苦笑:“承乾为太子,青雀、雉奴死;立青雀为太子,则承乾、雉奴死;唯有立雉奴为太子,承乾、青雀可无恙。

也只有立雉奴为太子,吾之三子才可得活。

或许,这才是我立雉奴为太子的根本原因吧。”

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玄武门之变后父皇李渊的心境。

兄弟们视彼此为仇敌,可在父母看来,这都是自己的孩子啊,为何要兄弟相残?

他深深地闭上眼睛,心中暗下决心,而后豁然睁开眼睛:“太子李承乾德行有亏,不堪为君。

今废其太子之位,贬为楚国公,无诏不得入宫。

越王李泰,成年后即刻就藩,不得有误!”

而后他又看向幼子李治,眼里既是无奈又是欣慰:“早在你初扶床之际,便拿着毛笔乱涂乱画,在角边处画成草书“敕”

字。

那时我已经立承乾为太子,知晓此事之后,为避免国本之争,我当即焚烧纸张,并且下令不许外传。

如今想来,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也罢,既然如此,那这太子之位提前与你又如何!”

“朕之九子李治,天纵奇才,有明君之相,今立其为太子,诸卿务必用心辅佐才是。”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无异议,恭敬的称是。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