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1章 峄县五大家族(第2页)

聂百户一边讲一些韩庄的风土人情一边又从怀里掏出一个,一尺多长的黄铜管交在安德海的手中。

“安大人,这是黄毛人造的,比我们大康仿造的要好!”

说着晃了晃手中的千里镜。

安德海把玩着千里镜,圆形的镜片与黄铜管之间很是严丝合缝,做工吗!

典型的南洋那边的产物。

他以前在小王爷那里见过这玩意儿,拿着千里镜也看向码头这边,第一次露出笑模样。

封闸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站在竹楼搭建的彩色高台下的河道大吏已经不年轻了。

他一脸的白胡子,却是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却拉起一个铁皮喇叭放在嘴边,朝着大运河的北方高喊着:“封闸喽……”

在整个韩庄闸的上空飘过,经久不息。

又一声呼道:“请巫师上台”

赵雄仰望着天,天边阴沉沉的就是不下雪。

河岸坝堤整个镇子的高处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竹楼搭建的祭祀高台左右,顿时鼓乐齐鸣,鞭炮震天,人声鼎沸。

左良玉和刘胜带领几十个壮汉和县里来的十几个差役在沿线维持的秩序。

跑前跑后的小吏蒋志勇带着跟随蒋中,这时请出带着神鬼面具的巫师,登上高高的祭台。

现场的老百姓都冲着带着神鬼面具的法师欢呼起来,巫师也张开双臂向人们致意。

随着鼓乐声,从高台下面出来几个在码头上运粮食的扛夫跑了出来,整齐的站队。

这些扛夫个个是彪形大汉。

他们赤着膀子,脚上穿着草鞋,腰板绷得笔直。

然后在魁梧的队长指挥下,一个一个扛起100多斤的黄色的稻草粮包,在那里有节奏的跳起,码头上特有的舞蹈,

那帮光着膀子的大汉,摇摇晃晃,像是扛起粮包在船与码头的桥上,来回搬运晃动着人挨人,随着鼓点跳跃走动着。

赵雄看见了人群中,几个在码头上缝缝补补老娘们吃着瓜子,在那里互相笑着品头论足。

这帮大娘,每天也能挣十来个铜板儿,赵小驴告诉他,她们不但缝缝补补,还有另外一块收入。

就是每天晚上,趁着没有人,偷偷的扫地上的粮包漏了的粮食。

更有甚者,她们和搬运,粮食的扛夫偷偷的约定。

扛夫们,在搬运最后的粮食的时候,偷偷的扎破粮包,一路扛一路把,粮食洒落在地上,

看守的小吏也知道不愿意惹的民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久以来也就默许了这就活了许多人。

当然,看守码头的那帮小吏,还是要收取一定的,好处的。

他们坐在码头上,前面放个大筐,那帮老娘们儿把扫到的稻米,要分出九成放在筐里。

那样出去的时候还能剩半斗,第二天一家人的粮食有了,如果节省一点,配上野菜,做成粥吃个三四天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此时两个最强壮的杠夫,一个人扛着两个百十斤的麻包,气也不喘,还跟着鼓乐节奏,加大了摇摆幅度。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