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 搬家(第1页)

今年5月,疫情刚刚平缓,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已复工,而我所在的社区因合作社办公楼重建而即将变得“无家可归”

提起社区的办公室我上文有提到过,我们所在社区的办公室是向合作社租赁的,为了能够在将来有办公室使用,主任有着先见之明,提前瞄准了上文提到过的新建小区的社区管理用房。

该新建小区划分管辖区域时原本并未纳入我们社区,但是在主任的努力下将该小区从别的社区辖下划了过来。

事情总是两面的,在能够使用免费社区用房的同时也需要承担起该小区及邻近小区近万居民的服务工作。

新的办公室还未装修(至今还未动工,一切都是因为穷,装修费迟迟没有审批下来),社区临时租赁了该小区内的两个店面用作临时办公室。

书记一声令下,全体社区工作人员进入紧张的整理和搬迁工作。

刚开始的三天,我们雇了社区门口拉板车的两个老大爷进行协助,大约是一天5车的大部件,比如桌子,椅子,仅仅三天时间,雇工的费用就高达3000元(每人500一天)。

我记得这三天的搬迁算是最轻松的了,只要收拾好东西往板车上一放便告结束,丝毫没有搬家的痛苦,本来以为搬迁工作就在这样舒适的情况下结束,万万没想到事情还有更大的变化。

当书记听到叶芝报账的3000大洋,我清晰记得当时的他脸都绿了,社区的家当很多,三天的时间只搬完了柜子、桌子、椅子,两个老大爷因为年龄的问题不可能整天无休止工作,而这些对于社区杂七杂八的家当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

雇人搬迁这条路就在第四天被叫停,所有的重活再次落在了我们几个男同志身上(我,连强,阿鹏,没有参加考试转为网格员的潘华),女同志整理,我们则是一车一车往新的临时办公室搬,原先的桌子都仅仅是拆卸后直接卸货,也需要我们重新装拼。

我记得社区的文件及各种可能用到的东西做了一个大包,光大纸箱就足足装了近50多箱,原社区隔壁便是一家超市,当时他们家大一点的箱子被我们社区全部掏空,最后无奈还从别的地方淘换了一些。

可能到这里就有人要问为什么不自己买点大箱子,答案依然是穷,动用社区劳力就是为了不花钱,书记是不会允许我们为了搬家另外去买箱子的!

50多个大箱,当时我都不敢相信,除了仓库可以见到的十几箱的东西外,原先角角落落里竟然有着这么多的东西,还不带每个工作人员的电脑。

一趟又一趟,社区逐渐被清空,东西杂得难以想象,被子,办公用品、书籍、锅碗瓢盆(这个在以后会出现用处)……都说居大不易,社区搬一次家更加不容易。

那几天,除了紧急需处理的事务外,我们四个人无限往返于临时办公室和社区旧址之间,搬迁的路不长,大约只有500米,然而因为我们没有大车,仅靠社区的小消防巡逻车和电动车,更加苦不堪言。

当搬迁完肉眼所见的所有已打包的东西后,我和连强几人以为能够稍歇,然而依然有噩梦在等着我们。

按照社区新办公室的配置应该是中央空调,所以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进行空调的搬迁。

书记在我们工作结束后严厉批评了我们几人,这样的社区资产怎么可以遗漏!

中央空调是不可能的,能用的全部搬走!

我记得当时所有人是愣的,新办公室的环境堪忧啊,这些老柜子、老桌子估计最后也要移到那个还未装修的新办公室中。

搬空调是一个噩梦,内机还成,就算是大三匹的空调内机也不算特别重,外机的重量则达到了近百斤,而这样的空调我们社区足足有3台,加上其他每个办公室的空调,光空调数量足有13台之多。

没有帮手,唯一增加的可能就是潘华找来的一辆三轮电动车,也是用了近3天时间,每天都是泪如雨下。

连强是一个特别容易出汗的人,那几天他的衣服在搬运时就没有干过,当下班坐下来休息,他背后的汗液干涸,明显可以看到清晰的白色印记,背部的两侧各有两片云彩,那是盐分损失的最好证明。

事情做到这里应该说是接近尾声了,然而我们家精简持家的书记并没有满足于此,吧台的大理石,搬走!

(百多斤的大理石啊,足足有两块,把我们累的够呛)书记的原话是社区穷,将来装修能省多少省多少,如果再买这样的大理石又是大几千。

墙上原本贴的kt板,撬了带走!

那些个各种宣传的kt板用胶完全粘在墙上,书记说这些kt板造价不菲,以后的新办公室绝对用得上,如果重新制作又需要花一笔大钱!

为了保证拆卸下来的kt板还能够再次使用,我们在拆卸时是小心再小心,宁可损毁墙面也不敢对kt板造成损坏,而这样的kt板社区足足有50多块。

架着梯子,手拿铲子,这个工作我们再次忙活了一天。

墙上的字,拆走!

社区的有些办公室内贴了几个字,比如调解办公室贴的就是公平公正等,这些字当初贴时生怕贴得不够紧,拆卸时自然废了更大的力气,只是二十多个字的拆卸再次花费了我们半天时间。

路由器、电线、插线板、网线……

经过书记的不断提醒,原社区办公室被完全搬空,入眼所见除了空空荡荡的房间已无一物,正是实实在在的家徒四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社区经历了一次大扫荡。

我理解书记的做法,社区的每一分钱都来自财政拨款,而财政基本都来自税收,手拿国家的钱,每一分都要花的清清楚楚,能省的地方绝对不浪费。

曾经我对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没有特别的感受,但是在书记搬家过程中我是切身感受了一个老党员的节俭。

就算以后的新办公室要重新装修,这些能够用上的老物件也是会重新进入其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念想,还有一个老党员的坚持。

,,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