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70 章 放榜(第2页)

徐守文从其衣着中看出贫寒,谢拾却也看出此人至少是一心读书,不曾将钱财用于身外之物。

出入文会数次,他也见过不少人,其中未尝没有家境贫寒者,功名未成已打扮得光鲜亮丽,其家人岂不更是堪怜?

“此言有理,是我想当然了。”

徐守文表示赞同。

终究只是少年郎,年龄最大的钱致徽也只有十四,长到如今都不曾经历什么磨难,纵然一时唏嘘,也很难长久与人共情。

三人不曾将这一插曲放在心上,回到青云观用饭洗漱过后,就一头栽倒在床上。

深知情况的谢林等人皆不敢打扰,反而要尽力替他们创造安逸舒适的环境。

——通过首场并不意味着就能全然放松,次日便是覆试!

三人没有闲工夫庆祝,休息一晚养足精神,便再一次奔赴试院。

覆试不考本经,一共四题。

一道四书题,一道论题,一首五言六韵诗,以及默写《广训》二百字。

对谢拾而言,这并无难度。

覆试结束,府学县学收录生员。

依照朝廷规定,县学按规模分为大学、中学、小学,每所学校的录取名额有限。

一般而言,与各省各府的文教程度有关。

文教兴盛之地名额多,贫乏之地名额少。

襄平府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一府共有十所县学,其中大学二所,中学三所,小学五所,规定录取名额为:大学十人,中学六人,小学四人,合计即为五十八人。

此外,府学也会从各县录取优秀人才,此谓之“拔府”

,而拔府名额共有十二人。

如此,本次录取生员共七十人。

排名既定,书吏们先是对照座号找出考生姓名,又由提调官张知府负责调出录取考生在县试与府试的试卷,确定字迹一致。

核实之后,才抄录榜单。

长案上,七十个名字从上到下依次排列,从此他们的人生也将天翻地覆。

待书吏抄完名单,包括主考官江提学在内的一众考官这才得以细看上榜者的姓名。

江提学抬眼看去,如遭电击。

只见榜首赫然正是——

[泊阳县玉泉镇谢拾(易)]

江提学先是长叹,继而拊掌。

“……竟然是他?”

“——果然是他!”

旁人不明就里,江提学且喜且忧。

……既欣喜于没有看错人,以稚龄作出此等雄文,果然是不可多得的才俊;又担忧少年人骤然得志,被一时浮华乱了心性。

不过,既然名次已定,江提学不至于反悔,何况这也不是他反悔就能更改的结果。

他只挥挥手,对衙役道:

“……张榜罢!”

·

院试结束以来,府城热闹得仿佛过年。

酒楼生意大兴,多有落榜童生仗酒买醉、大发牢骚,却也有过了首场的童生信心满满,与同伴尽情享乐,提前庆祝上榜。

张榜之日,热闹更上一层楼。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