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章 柳氏做媒(第1页)

新年很快过去。

开了春后,不断有人来村里行乞,大多是从江北过来的,有拖家带口的,还有怀抱小孩的,个个面黄肌瘦。

从行乞者口里得知,去年夏天,他们那儿发大水,许多庄稼地都绝收了。

以往逄荒年,也有人来村里行乞,但不曾见刚开春,就有这么多人来行乞,可见那里一定是遭了大灾。

黄棣村的村民,此时想起了张水根所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大家不由庆幸,此生有幸生于天堂。

这日早饭后,福珍家的儿子祥根,在大门口喊海林,说是桥堍上有猢狲耍把戏。

海林听见后,马上冲出了屋子。

海福见海林出门,嚷着也要去,柳氏抱起他,让海珍跟在身后,一起走出门。

这时桥堍边上,看热闹的人围成一个圆圈,圈中央有个六十岁模样的,手持铜锣的老汉,他身边有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像是兄弟俩。

一只猴子在上蹿下跳,脖颈上系一根链子,链子一头攥在老汉的手里。

但听见老汉的铜锣声响,那猴子即刻翻起各式筋斗,铜锣声越紧,猴子耍得越欢。

待筋斗翻罢,猴子又用嘴叼了面具,扮起了各式鬼脸。

就在这时候,那兄弟俩手里各拿一盆儿,挨个向看客作揖,乞求施舍。

有就近的人家,从家里端来粥,倒进他们的盆里。

也有人拿来萝卜、山芋干什么的,那个老汉来者不拒,全都收进一只脏兮兮的布袋里,并且连连向人作揖。

柳氏看得心酸,抱着海福回了家。

家里人都出工去了,海林与村里的几个孩子,还在桥堍边玩耍,屋里只有柳氏同海福和海珍。

柳氏坐在门旁纳鞋底,海福和海珍又在玩躲猫猫,这时一张陌生女人的脸,探过闼门朝屋内张望。

柳氏已习惯这些日子,不时有上门来的不速之客,于是起身打开闼门。

门口站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腋下夹着一只包袱,身后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低着头,一手抓着自己的辫梢。

柳氏向她俩点了点头,转身去给她们拿吃的。

谁知那个女人拉住了柳氏,只见她一脸难色,像是有什么事难于启齿。

柳氏要她尽管开口,那女人于是开了口,原来身后那姑娘,身上来了月信,在外头应付那事实在不便,而且天气又冷,央求能不能让她进屋方便一下?柳氏是个仁慈之人,望见那姑娘一脸羞色,早已动了恻隐之心,也顾不得避污秽之说,立刻让那女人和姑娘进屋子。

柳氏领她俩进一间空屋,拎来一只马桶,想起灶上汤罐里还有热水,于是端脚盆打了热水,亲自送进屋里。

那个姑娘行过方便后,自己出门去把盆里的脏水泼了,回过身来向柳氏道谢。

柳氏端来一碗粥,说家里现成的只有一碗粥,让她俩分着吃。

那个妇女吃了粥后,对柳氏千恩万谢,说是遇到活菩萨了。

柳氏让她俩在屋里歇一会,问起了她们是什么地方人?怎么会出来逃难的?那妇女听这一问,不由眼泪扑簌簌掉,告诉柳氏说,她俩是姑嫂,是从安徽逃难出来,家里早已断粮,公婆去年连饿带病死了,男人后来也病了。

她男人不愿看她俩饿倒,求她俩出来逃生,姑嫂俩出来已有二十多天,一路上遇船搭船,沿途乞讨至此,也不知家里的男人,现在到底怎样了?

柳氏听了连声叹息,不知道怎样安慰这对姑嫂。

那妇女见柳氏为人热心,知道自己遇见了善人,于是又向柳氏道出一个请求。

她对柳氏讲,姑嫂俩出来逃难,还另有一个目的,眼前的这个小姑,今年二十岁出头了,还不曾许婆家,当地虽有求媒的,但小姑百般看不中。

自己的男人疼爱妹子,嘱咐她俩说,这次出来,如果能找到一个好地方,遇到一户好人家,可以让妹子嫁人家,也不要彩礼,但必须是妹子能相中的。

那妇女说这儿是好地方,家家住瓦房,不像自己老家,旱也旱死,涝也涝死,十年倒有九年荒,家家都住土坯房,遇大水一泡,屋子就烂塌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