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二章(第2页)

京中贵女自成一圈,但能有花车绕城,自太阿门到紫霄行宫,教汴梁百姓皆可观瞻的,还是要数公主这头一份儿。

元太师夫人的马车被堵在街道口寸步不能行,她便攀着横轩,探出一双妙目来,凝着那长街,过去十里红妆,沸反盈天地闹腾着,吹锣打鼓的才过去,又是吹笙鼓瑟的,抬着红礼彩纸封着的宝箱,轻绡朱绸攒成的花团,延绵不绝。

太师府的马车硬生生是在街头等了两刻,那花车才彻底过去,她讥讽地嗤笑,自己女儿如今潦倒落魄,不得已回郴州老家避难,公主却称心如意地捡回了旧日夫君,如今汴梁臣民共贺,这婚结得岂不畅快?

她沉声喝道:“驾车回府!”

元绥离开汴梁已经十日了,这十日以来,因太后称病不来早朝,折子直递给皇帝,元太师作为先帝敕封的辅政大臣,日夜埋在公文政事之中,对女儿在前往郴州路上的近况不闻不问,太师夫人咽不下这口气。

元太师眼下的确无暇理会元绥的婚事,北边辽国下了一封战书,函在这群边疆奏报之中。

本该面呈皇上,奈何皇上才十岁,太后不能理政,加之又是公主大喜之日,这封奏报压在元太师这儿,他本打算明日呈递赵清。

但,元太师姑且瞅了一眼,霎时大惊失色。

这封奏报里夹着辽国靖南王卫聂的挑衅书。

卫聂其人,乃辽国萧太后的外甥,辽国大王的表弟,本有一半汉人血统,但偏偏仇视南人,数度南下抢关夺寨,大周无精兵猛将,常被打得节节败退。

因而此人于辽国有不世之功,乃是辽国第一武将。

昔年辽国大王曾传书给太后,愿娶得太后掌上的珍珠,无奈被驳回。

也不知道公主的芳名美誉如何在辽国传开了,那卫聂竟也对公主动了心,又连着暗递了几道书信,答应倘若太后同意嫁女,公主必是他靖南王的手心明珠眼中明月,必教她一生一世享用不尽荣华富贵,且许诺,只要得娶公主赵潋,他甘愿削去兵权,发下毒誓,此生决不再踏足大周河山。

辽人居心叵测,太后英明不肯答应嫁女,元太师本来没什么意见。

那卫聂出兵如鬼神莫测,又擅“兵不厌诈”

那一套,并非什么君子良人,他向公主求亲想来也是别有用心。

只是从今夏开始,北境并不太平,兖州数度不堪其扰,问朝廷借兵。

两国这是要交战了……卫聂忽然递上这封书信来,说他对公主心意拳拳,一派痴情,太后毫不感动,竟将爱女下嫁给了一个无权无势,籍籍无名之徒,他心有不甘,定要朝大周的韩太后讨教讨教,新科驸马到底胜过他哪点。

眼下,据说卫聂已在清点兵将。

作为大周的文臣,一辈子没见过短兵相接血流成河的场面,元太师畏惧生灵涂炭,担忧来者不善。

因而,他又想着今日便将奏疏上达天听。

元太师娶了一个凶悍婆娘,一辈子没纳妾,守着一妻一女度日,眼下女儿离京一旬,太师夫人日夜在他耳边聒噪,动辄拳脚相加。

太师亦不堪烦忧,今日太师夫人周氏在街头见了公主大婚的仪仗,愈发一口气不平,回头便全撒在太师头上,闯入他的书房,不待太师收捡奏折,手忙脚乱地一通糊,周氏便撒泼道:“你这个老不中用的,可怜我阿绥离京日久,你竟不闻不问。

那公主今日嫁与谢珺是何等排场,你怎么便不思替你亲女儿张罗!

从来都是我一人吆喝!

女儿要同璩家退婚,你罚了她打了她,便照样同意了!

我还当真以为你有几样本事,你……我真是有眼无珠,怎么竟摊着你这么个老不死的顽固!”

周氏往后越发骂得难听,元太师无心理会,正要带着重要的折子离开是非之地,周氏红了眼,发了疯,愈发撒泼起来,直如泼妇骂街,灌了一长串粗俗之言进元太师耳中。

太师虽是田舍郎出身,但自幼发奋苦读,很是有几分文人清高,听不得这般话,涨红了脖子要回嘴,周氏便愈发觉得委屈,“你便是一点不思量为我们母女俩考虑!

我的阿绥受尽委屈,旁人围着看她笑话也就罢了,她正需要父母宽慰着的时候,你上哪儿去了!

她定是觉着亲生父母也厌弃了她,这才心灰意冷回了老家!”

这周氏口口声声“元绥”

,但元太师焉能不知,自己女儿这副脾气,大半是随了周氏,她自知颜面无光了,任是谁劝都没用,只要等她在郴州过几日苦日子,想明白了,他再派人接她回来便是,只要她还是太师之女,难道还愁嫁不成!

妇人之见,愚不可及,夏虫不可语冰。

元太师懒得妇人计较,抱着文牒奏折要走。

“你!

元士昌你敢走!”

周氏伸出一双利爪,将元太师手臂一刨,这下叫太师的手背都划出了一道鲜红的口子,他吃痛,手一撒开,奏折哗啦全散落在地。

元太师怒极,“周绮,你发疯够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