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六章 小明王之死(第2页)

“哎呀,所以你那位李伯伯在他面前,一直有点自卑。

他虽然呢,一直跟老李客客气气,但其实也是瞧不起韩国公的。”

说着,朱元璋自嘲一笑道:“其实他骨子里,连咱也没放在眼里,觉着你朱重八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个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的泥腿子吗?除了打打杀杀,你懂什么呀?”

“所以当年咱请了好几回他都不肯出山,后来咱急眼了,让人给他送了把大宝剑,他这才老老实实来了应天。”

“刘先生在元朝做过官,让他加入义军,是个很艰难的决定。”

朱标小心替刘基说话道:“不过他入幕之后,为父皇出谋划策,殚精竭虑,为官也清廉自守,刚正不阿,对得起父皇三顾茅庐了。”

“但他从没跟别人那样,服气过咱!”

朱元璋突然提高声调,又怅然道:“他那颗心,也从没交给过咱。”

“就更别说对个毛孩子小明王了。

龙凤八年,王保保南下益都,大破刘福通。

转过年来,张士诚又趁火打劫,包围了小明王所在的安丰,围困日久,城中人相食。

于是派人向咱求援。”

“刘伯温便坚决反对,说我们原本就比陈友谅弱,再分兵救援的话,等于两面树敌,陈友谅也必会趁机来攻打的。”

朱元璋又叹了口气道:

“再者假使救出小明王来的话,又当发付何处?”

朱元璋说完,双手搓搓脸,叹息道:“当时咱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汉子,不能学彭大帅、孙德崖那帮人,就没听他的,结果差点输了个锅干碗净。”

朱标不由自主微微颔首,那年他九岁,对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记忆犹新。

他记得父皇亲自出兵增援安丰后,陈友谅闻讯果然倾巢而来。

若非堂兄朱文正在洪都创造了奇迹,以两万兵力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汉军整整八十五天,为大军回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应天城肯定要丢的,大明朝怕也不会出现了。

但朱元璋不是要回忆洪都之战,而是要说刘伯温的事情。

他沉声道:

“救出小明王之后,咱本打算将他安置在应天,好多文武也建议在中书省设御座拜奉他。

但刘先生勃然大怒,坚决反对说,‘他只不过是个放羊的孩子,尊奉他有个屁用’!”

“咱私下问他为何发飙,他让咱头一回知道了,什么叫‘人心所向、天命所归’,什么叫‘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唉,让咱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

“于是咱将小明王安置在滁州,给他建了宫殿让他住,把他左右的宦官护卫全都换成了自己人,当成个雀儿养起来……”

朱元璋长长叹了第三口气道:“刘先生对小明王的态度一贯如此,而他跟咱意见相左时,事后又往往证明他才是对的……”

朱标心中充满震撼,这还是父皇头一次跟他讲这些事。

就连听了这些旧事,也觉得刘伯温既有动机,也有胆量,还有条件唆使廖永忠杀害小明王了。

他还注意到,父皇不知不觉中,对刘伯温的称呼,又变回了‘刘先生’……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