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94 回京1(第1页)

回京(1)

禹都,自摄政王府侍卫长周泉快马回京求取灵药之后,城中已是谣言四起。

平民百姓知之甚少,知道的也不敢明目张胆议论,但仕宦之中已是时谈物议。

都说摄政王在滁州战场上身受重伤,传着传着,便成了生死不明。

周泉离京后,摄政王府便闭门谢客,长史徐清安严守门户,更像是印证了这一猜测。

封离当时遣周泉找药,一是确有所需,二是心中义愤,并没有顾得上联想京中局势。

后来和周昭宁斗气的间隙,倒是想起过这件事,但周昭宁这个正主已经醒了,他才懒得再管这许多。

殊不知,周昭宁往京中递折子,来了个顺势而为、将计就计。

自周泉八百里加急送回的奏折进了内阁起,京中涌动的暗流便似是压不住一般,渐渐到了明面上。

信国公频繁出入宫禁,以劝学为名,和皇帝在勤政殿密议。

宫中禁卫亦有异动,只是并不起眼。

每日里许多情报被送往摄政王府和卫国公府,这两处都没有当家人在,并不那么显眼,其实徐清安和卫国公世子程毅,已收到北境来信告知情形,如今京中由他们二人居中调度。

卫国公世子程毅之妻云华郡主,乃是高兰长公主所出,当今太后的亲外孙女,因此世子不仅可以联络摄政王一系的武将,也方便和慈仁宫搭上话。

京中如何,并未影响回京路上的封离和周昭宁。

大军回京受赏,无需急行军,加上周昭宁伤势未愈,走得更慢,封离一度觉得像是在游山玩水。

北上便是为了击退梁军,不曾看过什么风景,南下回京时,他便不时出去骑马赏景。

周昭宁眼睁睁看着他蹿走,也无甚办法,只得一个人在车内看看书,变着法子弄些新奇玩意试图留住他。

到得建州大营,戚飞虎正整顿俘虏营,溪春山一战俘获的三万梁军,被分批处置。

一部分准备与北梁换俘,剩下的分成三批服苦役,分别押往滁州州府、扶江城和望城,这三处被梁军打成了断壁残垣,如今要这些梁军俘虏去重新修筑正合宜。

处置俘虏一事,他们还在建州大营遇到了老朋友,就是解泉泠。

北境战报入京后,本就已自请外放的解泉泠去吏部,领了望城县令的职缺。

望城被赫连重锦下令屠城,百姓十不存一,几成空城,谁也不愿意去接这个烂摊子。

此时解泉泠出头,吏部巴不得甩给他,立时便下了任命。

解泉泠出京以后,未去望城先来建州大营,就是为了俘虏一事,这处置俘虏的法子还是他出的。

大半年未见,又是在北境重遇,封离和程寅都很是高兴,拉着解泉泠有说不完的话。

三人秉烛夜谈,封离直把周昭宁抛诸脑后,直到解泉泠问起。

“王爷的伤势到底如何?”

解泉泠问。

大军到建州大营以后,周昭宁便直接被送入中军大帐,除了柱国大将军戚飞虎并其他几位将领,连他都没能见到人,心中难免担忧。

封离答:“死不了,好好养着就行。”

解泉泠点头,松一口气,又说:“殿下,我怎么感觉你提起王爷便有些不耐烦……”

程寅轻咳,撇过头去憋笑。

他这一路跟着算是看明白了,七殿下就是故作不在意,其实关心得很,反正每次跟他骑马离队绝跑不出十里,还不是担心王爷伤情反复。

封离本要矢口否认,忽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听说你定亲了?”

解泉泠还没答,程寅立刻抢话:“对,定的是十二殿下母族朱家的嫡小姐,忘了恭喜解师兄!”

说到婚事,一向潇洒不羁的解泉泠也有些羞赧,少年心性。

但他面上带着浅笑,看得出来对这桩婚事很满意。

“是,蒙朱小姐不弃,待望城平定,再回京完婚。”

程寅一听便打趣起来:“谁问何时完婚了?解师兄这是多迫不及待!”

“出来一趟倒是会笑话人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