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1种马文里的炮灰(第1页)

这次去省城,刘大银大包小包的,带了不少东西。

除了二十只烧鸡,还有五件兔皮袄。

郭老汉的手艺真的没的说,皮毛光滑如水,样式简单又好看。

刘大银这个岁数的人都爱的不行,在家里试穿了一下几乎就舍不得脱下来了。

李三顺坐在炕上,盘着腿,“你要是喜欢,咱就留下一件。”

刘大银把脱下来的兔皮袄仔细叠好,放到袋子里,“咱们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外债一大堆,这袄四十块钱一件呢,我能舍得留下。”

“等咱们真的挣了钱,我留下两件,见天替换着穿。”

李三顺点头附和妻子:“对,咱留下两件,换着穿。”

这次的烧鸡也比上次来省城讲究不少,李三顺用牛皮纸仔细的包好,再用绳子打了结,看上去比草纸包着的好看多了。

刘大银很有信心,这次一定能赚大钱。

到了省城的时候,天还是黑的。

刘大银和儿子就在火车站,用茶缸接了热水,泡着从家里带来的饼子吃。

吃完饭,就要开始干活了。

刘大银把蛇皮袋解开,在候车室里卖起了烧鸡。

李三顺的手艺不必说,烧鸡被牛皮纸紧紧包着,都挡不住那香味往鼻子里钻。

拥挤不透气的候车室里,烧鸡的香味散播开来。

除了刘大银,候车室里还有其他人卖东西。

看来能做买卖的消息在省城已经传播开来了,上次来的时候,候车室还没人卖东西呢。

在候车室,刘大银一共卖出了五只烧鸡,都是出差回家的乘客买的。

等到天都大亮了,刘大银和儿子才从火车站出来。

刺绣厂离火车站有些远,刘大银和儿子背着袋子,慢慢朝刺绣厂走去。

走过一个报刊亭,刘大银买了好几份报纸。

李留柱很是不解:“娘,你买这个干嘛?不能吃不能喝的。”

刘大银把报纸装起来,回道:“回!

回去看啊。”

这次来省城,路边卖东西的小摊子更多了。

最多的是卖一些磁带和花花绿绿的书籍的。

这些摊主一般都打扮的很夸张,冬天还戴着遮住半张脸的黑色大眼镜,衣服也不好好穿,扣子系一个散一个,看上去像个二流子。

刘大银从一个摊子都走过去了,又折返回来。

有客人上门,摊主很热情:“大姐,您要什么?我的这些磁带可都是港台原货,外面可买不到。”

刘大银指着一本花花绿绿,封面是一个俊小伙的书问:“这个后生是谁,这书怎么卖?”

“大姐,您的眼光可真好,这可是港岛那边最红的电影明星,这书里都是香港那边最红最靓的明星,在年轻人里面卖得可好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