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八章 李淳风的预言(第1页)

东宫密室之中,烛火悠悠。

李承乾端坐中央,看着周围的几人。

太上皇李渊第七子——汉王李元昌。

交河道将军——侯君集。

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嫡亲妹妹,城阳公主驸马——襄阳郡公杜荷。

“如今本宫欲肃清朝纲,需要各位来帮本宫匡扶社稷!”

李承乾朗声道:“只要擒下魏王,让父皇的遗体可以好好入土为安,那么诸位都将是新朝的开天辟地之功臣,本宫可以许诺,诸位将来定可平步青云,名垂青史万万年!

!”

“好!

!”

汉王李元昌第一个鼓掌响应。

“太子是国本,是正统,是储君!”

汉王朗声道:“如今陛下既然已经龙御归天,那么太子继位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若是有小人从中作梗,本王第一个除之而后快!

哪怕是我李唐皇室的宗亲,本王也绝不姑息!

!”

“好!

汉王叔果然豪气干云,宛若江湖侠士般嫉恶如仇、古道热肠啊!”

太子李承乾朗笑一声,开口道:“有了汉王叔的帮助,本宫如虎添翼!”

“也算我一个!”

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也出声道:“太子爷,虽然那魏王李泰也是城阳的哥哥,但敢谋朝篡位,他就是乱臣贼子!

我也绝对支持您!”

杜荷虽然没大出息,可他是当朝驸马,而且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名臣第三大名臣——莱国公杜如晦之子。

有他出面,李承乾擒杀李泰之后,也能更好、更快的稳定朝堂局势。

现在李承乾召来的三人当中,已经有两人都明确表了态,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交河道将军侯君集,还没有表态了。

汉王只有一些府兵和门客,加起来不过百人。

而杜荷就更别提了,他的存在主要是靠皇室宗亲身份和杜家在朝中的人脉关系,来帮李承乾在事后稳住朝局的。

真正要发动兵变,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手握兵权的侯君集才是根基支柱。

“侯公,就只剩您了。”

太子李承乾看向端坐不动的侯君集。

“您是我大唐的大功臣,也是本宫的长辈,在父皇所册的凌烟阁二十四名臣中,您位列第十七!

想当年,您亲率十五万大军,远征高昌,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一国,是何等旷世战功?”

“可那魏王李泰却对您毫不尊重,就因为您纵容下属私藏了点高昌国的财宝,便拿着鸡毛当令箭,将您打入大狱!”

李承乾先是对着侯君集拍了一通马屁,而后又满脸替侯君集不服地开口道:“您和将士们在千里之外浴血奋战,替我大唐扬威,不过就是拿了些战败国的财宝而已,何以值得李泰那般小题大做?”

“本宫知道,您对魏王素有怨气,趁着这个机会,你可以名正言顺的报当年的一箭之仇了。”

说完,李承乾顿了顿,开口道:“本宫可以承诺,事成之后,若李泰死,则必是将军您的刀下亡魂,若李泰生,则也交由将军去随意处置!

如何?”

侯君集没有立马开口答复,而是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不断敲击着。

“哎呀!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