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集(第1页)

同治元年(1862年),张乐行率领长枪队西进,与僧格林沁在河南杞县交战。

同治二年(1864年)清廷诱降,张乐行顽强抵抗,因叛徒出卖,在西阳集被俘,随后被凌迟处死,时年53岁。

嘉庆十五年(1810年),张乐行出生于地主家庭。

道光初年,张乐行开糟坊、粮行、赌局,又结党贩运私盐做"

盐趟主"

在贩运私盐时,常与官府发生矛盾,遂集众成捻,进行自卫,并支持农民抗粮、抗差、吃大户的斗争。

皖北民风强悍,其俗尚武,"

刀剑以喜"

、"

聚众打降"

为习俗,为了出人头地,于是形成了一伙一铺一捻,张乐行也深受影响。

·道光十七年(1837年),张乐行率领捻众行侠仗义,清除地方恶霸侯永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张乐行在涡阳张老家与宋姓豪绅械斗,后被告至官府,与官府对峙。

咸丰元年(1851年),张乐行率领亳州一带捻军首次聚众起义。

咸丰二年(1852年),张乐行联合白旗首领龚得树聚众万余人围攻河南永城,劫狱救囚,声势渐大。

同年十一月,与永城、亳州一带冯金标、张凤山等十八股捻首在雉河集歃血为盟,被推为盟主,树黄旗起义,史称"

十八铺聚义"

,成为初期捻军最高首领。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连克武汉三镇,威胁苏皖,清军忙于镇压太平军便派清兵部侍郎周天爵诱降张乐行,未果。

咸丰四年(1854年)张乐行与龚得树、苏天福再举义旗,控制淮北广大地区。

咸丰五年(1855年)春,张乐行与安徽、河南捻军联合和势力范围遍及苏、鲁、豫、皖四省。

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清政府派兵部给事中袁甲三再次招安张乐行,再次遭拒。

次年正月,永城、亳州及附近州县各捻会盟于雉河集,张乐行被推为首领,称"

大汉明命王"

,建黄、白、红、黑、蓝五旗军制,各路捻军俱听调遣,并兼领黄旗。

发布告示和《行军条例》,使捻军有了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捻军于此正式起义。

咸丰六年(1856年)二月,兵部给事中袁甲三进攻亳州,攻破白龙王庙、燕家小楼、直至雉河集,苏天福被擒,张乐行幸免。

七月,张乐行与清军交战于浍河,清军将领任仲勉战死。

七月十六日,张乐行攻克淮河上游重镇三河尖(今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镇)。

旋回军北上,于八月月二十四日夺回雉河集。

张乐行再次占领丰县,蒙城、亳州捻军首领汇聚归德,准备攻打周口,进而进逼开封。

咸丰七年(1857年)春,张乐行率军攻打光州、固始占领洪河两岸。

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会师于霍丘、六安交界处,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受封为"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