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集(第1页)

1305年合儿班答致信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宣告此事,信上钤用汉字"

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

方印。

1316年合儿班答崩,子阿布·赛义德嗣位,还都大不里士。

权臣出班有拥立之功,阿布·赛义德为他向元朝请封。

1324年泰定帝授出班"

开府仪同三司、翊国公"

,赐银印、金符。

出班专擅国政,诸子皆居要职,与阿布·赛义德发生矛盾。

阿布·赛义德杀其第三子,出班举兵叛,兵败被杀。

经过这次内乱,国势削弱,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同时迸发。

1335年阿布·赛义德死后,伊利汗国迅速瓦解,权臣、统将各自拥立傀儡可汗,国家分裂成东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西波斯的穆札法尔王朝和札剌亦儿蒙古人的札剌亦儿王朝,土耳其的楚邦王朝,互相攻杀。

1355年,钦察汗国贾尼别克汗攻入大不里士,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利汗努失儿完不知所踪。

在纷乱中,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

据有巴格达的蒙古贵族哈桑(札剌亦儿氏)于1340年自立为汗。

1358年,其子兀洼思汗兼并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于大不里士,史称札剌亦儿王朝。

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伊利汗国鼎盛时期,其领土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

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为首都,阿八哈即位后,始定都于大不里士,以蔑剌哈为陪都。

伊利汗国的君主都住在帖必力思附近的兀章,夏天移居阿剌答黑,冬季住报达(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旭烈兀被册封为伊利汗后,承认忽必烈的宗主权,而自己有权处理伊利汗国内部的一切政务,并向各地委派了官吏。

旭烈兀汗把伊拉克、呼罗珊一带(今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至阿姆河口的土地赐给了其长子阿八哈汗;高加索地区赐给了第三个儿子玉疏木忒。

将迪牙儿剌必阿(叙利亚边界处)直到幼发拉底河边的土地,交给异密图答温管理;同时把鲁木地区交给木因丁·彼尔瓦捏,帖必力思交给篾力撒都剌丁,起儿漫交给图儿坚哈敦(王后),法儿思交给异密汪吉阳管理。

任命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作者)为撒希卜·底万(宰相兼财政大臣),使其全权决定、主宰、安排和掌握国事(拉施特《史集》)。

伊利汗国出产桑蚕和羊毛,是生产珍贵纺织品的国家,如提花锦缎、绫织品、天鹅绒、地毯等都闻名于世。

乞失和兀满,是两个珍珠产地。

在沙班葛剌地区出产牛黄,这在当时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解毒药,它具有吸收动物身上或植物体内各种毒素的特性。

大不里士是汗国的政治中心,世界各地的商人可到此经商。

合赞汗改革时,致力发展农业生产。

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第一年免税,第二年根据河渠远近与垦殖难易,分别免税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允许拨出一部分税额,购买耕牛、种子和农具分给无力耕种者。

为解决灌溉问题,合赞汗主张开凿灌溉渠,其中一条被命名为合赞汗(在希剌州)。

该渠利用幼发拉底河的河水,灌溉了无水荒漠的怯儿别剌,使其变成为富庶的农业区,粮食的年收获量约10万塔合儿。

为使荒芜的大片农田得以恢复,合赞汗下令:凡能修整和耕种已荒芜的农田者,将获得地产权,并能世袭相传,具有转让权;在税额上实行优惠。

其结果,使农业得到进一步恢复,农民生活有了保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